close

“小學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
如果一間間應該傳出學生嘻笑聲的教室,
聽不到嘻笑的聲音;應該充滿健康活潑身軀的操場,
看不到活蹦亂跳的身影,那麼它跟長達十二年的監獄刑期有什麼差別?”

這是侯文詠--“危險心靈“書中的一段話

整本書可說是“驚心動魄”
在閱讀的期間,我停了好幾次,不斷思考
我們大家所造就出來的教育環境和生活環境
給予我們的後代的是莫大的壓力和矛盾及虛偽

孩子都會認為
“大人都不了解我們”
但是當孩子長大了,經歷了許多事後,他們就不再懂孩子了!
就像“虎克船長”中長大的 彼得.潘
成了律師,庸庸碌碌,沒了想像力,沒了創造力,沒了“快樂的念頭”
終於,沈重的俗事讓它再也飛不起來......

書中提到
“如果你問我台灣和美國教育的差別的話,我想,我應該告
訴你,最大的不同在於,再美國受教育,沒有人逼你讀書,
你覺得你是為了你自己讀書;然而,臺灣你卻是為了某個外
在的目的而不得不讀的。我並沒有刻意要說哪一種制度好,
哪一種制度不好,美國的教育制度其實也有他們的問題存在.....
或許是文化背景的不同吧,這裡的老師對小孩子真的是很尊
重小孩---他們讓小孩子像小孩,也讓小孩子用小孩子的方式
生活下去。在美國人心目中的頂尖人物,像是比爾蓋茲、華
德迪士尼 、愛因斯坦、費因曼.....從某個角度來看,其實也都是小孩。.....
....西方文化像是個小孩,他們對於過去的否定與叛逆把他們
導向了未來;而東方文化像個老人,對於道統的依恃與對自
身不容懷疑的威嚴把我們牽扯回到過去。......"

“小時候,我好想背著大大的書包去上學。我以為我會在學
校學習思考、體會、尊重、分享,好讓我更懂得享受生命所
賦予我的一切,更懂得熱愛這個世界。直到我開始上學之
後,我才明白我想錯了。他們說,教育就是競技場,而讀書
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爭奪戰,為了保持領先,我們放棄了思
考、體會、尊重、分享,開始學習平庸、冷漠、虛偽、貪
婪,我已經不想再繼續長大了。當我們不再保有孩子的純真
時,青春、歡笑、自由與想望也就遠離了,我們彼此責怪、
相互憎恨、鬥爭、殺戮...........。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親手種下
了死亡的種子,讓腐敗在自己的內在萌芽,茁壯。是我們自
己澆水灌溉,眼睜睜地看著我們在腐敗中失去自己,在腐敗
中失去一切。”

當我們所有人共同造就了這個龐大的教育怪獸,
你到底要向誰抗爭?!

其實很慶幸自己,就這樣早早的從那段過程走了過來
以前似乎也沒那麼糟......
只是在這個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是天才的年代,
除了金錢和壓力,孩子到底得到了什麼?

個人認為,所有的“大人”都該讀過這本書
感受自己心中的震撼與不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寂靜狂吼 的頭像
    寂靜狂吼

    寂靜狂吼

    寂靜狂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